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。现阶段,线束编成的形式一般由电线、插接件、线束包扎材料和车身固定件组成。汽车线束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,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,向电子电气部件供应规定的电流值,防止对周围电路的电磁干扰,并要排除电器短路。
        汽车线束用电线从功能上来分,可以分为有运载驱动执行元件(作动器)电力的电力线和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二种。电力线是运送大电流的粗电线,而信号线是不运载电力的细电线。
        汽车线束用电线的选择,需考虑电气性能和车载时物理性能,从导线类型、导线截面积、导线颜色三方面进行选择。

第一、导线类型的选择
        线束设计选用导线类型重点考虑线束所处的环境和功能。
        汽车线束常用的导线通常使用多股绞合铜导线,绝缘皮多用PVC绝缘材料。要有耐温、耐油、耐磨、防水、防腐蚀、抗氧化、阻燃等特性。
       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电线标准,常用标准体系有日标、国标、德标、美标等。
       国标:QVR、QVR-105、QFR、QVVR等;
       德标:FLRY-A、FLRY-B、FLR4Y、FLR13Y等;
       日标: AV、AVS、AVSS、CAVS、AVX、AEX等;
       美标:GXL、TWP、TXL、GPT、HDT、STS等。
       根据车载时物理性能选择合适导线类型。例如:
       发动机周围使用耐高温、耐油、耐振动、耐摩擦导线;
       行李厢盖上的导线需在冷弹性导线;
       自动变速器上的导线需耐高温、耐液压油,温度稳定性好;
       弱信号传感器要用电磁屏蔽导线,如爆震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、ABS轮速传感器等;
       频繁开/关的车门电线耐弯曲性要求高;
       跨越车身之间的电线要求挠曲性能良好等。
       常用电线的特点:
       AVSS(AVS)导线的特点是薄皮绝缘,柔韧性较好;
       QVR的特点是绝缘皮厚,比较柔软,延展性好;
       德标导线绝缘皮更薄,柔韧性好;
       美标导线绝缘皮一般为热塑性或热固性弹性体,还有经过辐照工艺加工的。

第二、导线截面积的选择
       导线截面积选用的原则:
       电器件功率的大小决定选取导线截面积,导线截面积越大,电流容量也越大。
       长时间工作的电气设备可选择实际载流量60%的导线;
       短时间工作的电气设备可选用实际载流量60%-100%的导线。
       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温度大小适当改变导线的截面积。
       导线的走向、插接件的数量(即电压降的大小)适当改变导线的截面积。
       导线截面积常用选择:
       信号电路用的导线截面积为0.3、0.5mm2。
       接大灯远光的导线为1~2.5mm2;
       接大灯近 光的为l~1.5mm2;
       接小灯的导线为0.7~1.5mm2;
       接后灯的导线为0.75~2.5mm2;
       接转向灯 的导线为0.75~1mm2;
       接仪表灯的导线为0.7~1.5mm2;
       接刮水器的导线为l~1.5mm2;
       接喇叭的导线为1~2.5mm2;
       点火线路的导线为0.75~1.5mm2;
       电源电路用导线截面积为2、3、5mm2;
       接起发动机的导线为36、43、50、70mm2
       特殊电路(起动机/交流发电机发动机接地线等)则有8、10、15、20mm2
       计算经验公式:
       I=P/UsA=IρL/Ud
       I-电流;P-功率;Us-系统电压;A-导线截面积;Ud-允许最大电压降损失;ρ-铜电阻率;L-线长度。
       国标导线允许流通电流与导线截面积的关系

 
第三、导线颜色:
       汽车线束中,导线颜色的选用并没有统一的规定,每家整车厂要求各不相同。
       导线颜色也分为:单色导线、双色导线、三色导线。
       一、方便汽车线束的组装与检修;
       二、符合对应的电线标准
       日标电线常用颜色记号一览表


 
       原则上电线颜色的记号使用英语的首字母来表示
       在电线上有条纹标记,按电线的底色至条纹颜色的顺序来读
       德标电线常用颜色记号一览表


颜色应以底色+第一标志色+第二标志色

日标电线颜色对应的常用用途



       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,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,电气件越来越多,电线也会越来越多,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,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。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,使汽车线束发挥更大的功能,已成为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