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束三维布置设计,要求设计工程师要对其他系统零部件(车身、动力、底盘、内外饰等)有系统的了解,并能提出合理的要求。
整车线束的布置形式有多种,比如H, L, E, R等形式,常见的布置形式有H型、E型。
下文对线束三维布置的原则进行详细论述。
1、考虑装配方便性和工艺可行性
1)线束的搭铁端子、插接件等要布置在合理的位置,或简单拆卸一些零件后,便可触及的位置;对于空间狭小只能伸进一只手拔插插接件时,插接件一端需有固定且固定牢靠。
2)为了拆装方便,仪表、音响、空调面板等零部件的对接线束分支要预留一定长度(80~100 mm )。
3)相邻线束分支的插接件和颜色要有防错,避免装配时误插。
2、考虑线束的固定和保护
1)线束上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0 mm,拐角处加固定点。
2)为了减少插接件内部端子承受振动和线束质量,建议在主干线束的分支处增加固定点和距离插接件120 mm处增加固定。
3)在空间较小的位置,为了保证线束与周边零部件的间隙,建议使用护线盒防护。
4)为了保证线束的方向’}生,应使用带定位方向的卡扣。
5)足巨离排气管较近的部位采用1500的闭口波纹管防护,防止外漏的导线部分与车身产生摩擦,应使用波纹管进行防护。
3、考虑与周边零部件的间隙
发动机区域装配间隙见表2,仪表板区域装配间隙见表3,地板和顶棚区域装配间隙见表4, 5门区域装配间隙见表5,底盘区域装配间隙见表6
4、考虑线束布置的过孔
1)设计初期就应考虑过孔的位置及结构形状,同时也要考虑过孔和其他件的相对位置关系。
2)线束如从驾驶室内向室外通过饭金孔,外部线束必须低于过线孔,避免线上的液体进入室内。
3)4门线束和座舱线束连接时,车门上过孔应低于车身侧围上的过孔。
5、考虑线束的运动校核
1)4门线束在设计时,要考虑开、关门时线束预留的长度要合理。
2)为了防止发动机抖动时(柴油机抖动量大些)线束受到拉力,发动机线束与机舱线束对接部位要预留一定的长度。
3)座椅线束要预留一定长度,且保证在座椅运动时,不能与周边零部件摩擦。
4)与车身发生平行运动的部分线束且容易发出声音的部位,应增加海绵或固定,以免产生噪声。
171 阅读